2009/06/04

[風雲] 風無相真正的力量——心

 今天是「六四」。晨間突來的暴雨,使我在那瞬間驚醒,剎時明白了逾月來令這座海島梅雨季反常的烈日與乾涸,是為了今日的——天哭。

  向祖宗敬完茶。我靠著門框,凝視窗外山雨,靜聽,雨打在葉上的那些聲響呀,滿山迴盪。


  「倚樓聽風雨,」

  署名「夢」的少女,這樣寫著。鴻皓來書,少年提起筆,因多年通信,練就一手俊秀好字,他為她接下未完的詞意:

  「淡看江湖路。」

  山雨中我竟想起這兩句詞,想起少女的心。

  我想起在生命中曾出現過的那一頭輕如飄羽、柔似綢鍛的長髮。想起髮絲纏繞指尖的樣子,纏繞著不想記起卻不會遺忘的事。為了追尋這萬絲千縷的情緣,多少年。但能為自己續詞的那個人,卻還沒有遇上。

  因為不想要使一句詞和一顆心,就這樣寂寞懸在那兒,少女仍然溫柔的過著日子,溫柔的使無人能發覺,有一句從沒有存在過、沒有人聽過的詞呀,藏在少女的心裡。等待著。靜默了。沈睡了。


  少年最後終於找到了她,發現她無數次在生死關頭救他的一顆心,發現她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成全他幸福的心,發現她超越了生死與個人的愛,即使她臉上有一道無可挽回的缺陷,也是他心中幾近無暇的夢。


  簡單的一握,背後卻是千言萬語……。



「風無相、雲無常」
● 有興趣可先閱讀這一張圖,原作中第一次出現「風無相,雲無常」(借如來神掌傳人 釋武尊之口說出解釋)

  因為他是風。無相就是他的力量。他的武功雖能無聲無形,超越色相,但並不是因為武功很厲害,而是因為「心」。從小養尊處優的大小姐幽若為他煮的超難喝豬肺湯他也能整碗喝完,而且每日例行均不改變,因為他喝這碗湯不是喝它的味道,而是品嚐背後的「心意」;他認識一個人,不是認識美醜外表,而是認識人的心。這就是能夠超越「眼耳鼻舌身意,色聲香味觸法」,直指實相

 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好鏡頭版的《風雲》封底都是一篇小楷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。馬榮成一定對《心經》有很大的體悟,才能把佛學道理化為通俗的故事,能夠在武打漫畫後面印《心經》也真的是一大創舉!從第十期合訂本以後一直保持這樣直到好鏡頭結束,接著由尖端出版後就再也沒有了。我也沒有看過其它的漫畫或通俗小說有這樣做過。透過漫畫還能夠順便感化小朋友,至少感化了我(我不知道從第幾期以後就已經把《心經》背得滾瓜爛熟了,雖然一點都不懂,但沒事就念,慢慢體會,遇關鍵時候效果真的很大~!)。馬榮成與好鏡頭的胡樹儒功德真的很大很大。

  聶風,生來就流著詛咒的魔性瘋血,但冰清的一顆心就是他的修行。聶家一脈從小必需修行的《冰心訣》,其實我覺得就是《心經》。冰心讓他能夠冷靜洞察情勢,做出正確判斷。但他最大的魔障,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觀「仁義」,因為他太堅守正義與人道,有時候是仁過頭,一直給壞人機會,有時候太過古板,偏偏又生了一個離經叛道的兒子,不但害死了親人,還把兒子越推越遠,水火不容,這也是太過於「人道主義」的人要修行的。我也是,我們心太軟、過於仁慈,卻也變成「愚仁」,最後被人誤解為「表裡不一」、「虛偽」,然後自己開始「逃避」面對。

  這是很可怕的,這是一種執著的結果,對自己主觀的執著,結果誤了眾生。



  最後,把第十六回出場的不虛大師請出來作個結尾,他當年的這番經典開示,到現在還是很實用呢,遇到煩惱時,回去讀這一話,總能從中安定心神,再悟出些什麼。

  ※前情提要:聶風發現至交好友斷浪投靠敵營陷害自己,大驚之下失去冷靜,他生平最重視信義,但斷浪的背信棄義、不擇手段,使風當場陷入瘋狂,遺傳瘋血發作,功力暴增、誓要活活撕裂眼前這冷血叛徒,幸好即時昏過去,沒有鑄下大錯。被斷浪所救,醒過來後冷靜聽浪解釋,終於理解其苦衷,但仍無法釋懷。清醒後反而不知何去何從,不欲回天下會與好友立場正面衝突,便如行屍走肉一般流浪,隨意搭一農家載運稻草的牛車上歇息,不問方向,頹廢昏睡,任其而行。沒想到遇上雲遊的僧人不虛,同在牛車上,不虛見此少年毫無生氣,似對這世界毫無眷戀。關心詢問,但聶風毫不搭理。(聶風個性雖好,但牛脾氣一來也是個鑽牛角尖高手!)不虛道行極深,於是不由分說,為其開示。

  不虛:

  「世上凡情朝露過,如何滅卻心頭魔
   魔由心生,莫再執迷不悟了。

   夫亦空兮妻亦空,黃泉路上不相逢。
   朋亦空兮友亦空,各赴前程道不同。


   為何世人如此執拗?如此不快樂?雖知天地不仁,對萬物毫不憐惜,故萬物必須自強。
   唉,我佛慈悲……

   (誦《心經》)」

  誦經之聲,娓娓傳入耳中,宛若佛音勸導,恬靜祥和。風一直紊亂的心境如遭洗滌過濾,一切怨恨俗慮盡去。(以上是原作旁白)

  不虛在晨曦來臨前,悄悄的離開,留下一句話:

  「人若要解開死結,就必須放棄所有執著。」

  經過一夜酣睡,晨曦下的聶風異常煥發,臉上的煩憂亦一掃而空,他心中究竟悟到了些什麼?(也是原作旁白)

  作者創作中最巧妙的,就是留白。留下無限的空間,讓人去體會。

  這一回的名字,就是《悟》。





  談太多了,下次來談「真仁義」為什麼會變成「假仁假義」。
  我上回的「犧牲、付出、獲得」還沒寫呢。為什麼會從「六四」寫到這裡?天啊~~~。

Bookmark and Shar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張貼後暫時看不見自己留言是正常的。
您的留言會先拐個彎到鹿家坐坐,喝杯茶以後再跑到網頁上來。
讓您等候還請見諒。(同志放心,咱這民主社會只河蟹廣告機器人)